嗨歌伴着驴友行(游记)
大山静谧的没有一丝儿声响,茂密的树丛里没有一丝儿风,空中湛蓝湛蓝的也没有一丝儿云。突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大呼小叫的吆喝声由远及近的传来,打破了山谷的宁静,惊飞了树林里的野鸡,惊跑了草丛中的野兔,也惊醒了沉睡的大山。
2025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几十名驴友咋咋呼呼的来到石门寨镇下花野村通往蟠桃峪的山岗上,开始了新年第一爬。
山路弯弯绕绕,野道崎岖不平,渐渐地,不断的拔高,拉开了驴友们的距离。体力好的已经在山脊的“瞭望台”上冒头,体力差的还淹没在杂草丛生的半山腰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吃力攀爬。
冲在前面的鹰在飞翔等几个驴友看到自己高高在上“遥遥领先”异常兴奋,他们站在瞭望台的一块巨石上,挥舞着登山杖,可着嗓子吼道:“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哇......”
也是一呼百应,半山腰上马上传来“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柔美缠绵的女高音,大家一听就听出了这是“百灵鸟”驴头小雪的声音。紧接着,大付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哎呦喂、诗和远方的“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等歌声此起彼伏,飞过了山岗,响彻了山谷。
森林茂密,杂草丛生的山野小道时不时就淹没了驴友的行踪,但时不时就响起的歌声、吆喝声和几个驴友挂在腰间的“小钢炮”音响声却不断暴露着驴友们的“位置”,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唱着或着调或跑调的歌儿,嘻嘻哈哈的抒发着新年第一爬的愉悦情感,也通过歌声、吆喝声和音响声判断着彼此的距离和位置,加强着彼此的联系,互道着彼此的平安。
拔高一个多小时后,有人开始吃不消了。教授王姐说自己心脏不好,担心继续走下去身体出问题,不得不打退堂鼓了。一同结伴而来的秦教授怕王姐找不到回去的路,只好忍痛割爱的中断爬山,做出送王姐下山的决定。
队伍在海拔198米的山梁上稍作休息后继续前进,大家边望着山下波光粼粼弯如月牙状的石河和对面形如草帽的草帽山,边扒开一人多高的青稞树丛在忽高忽低的羊肠小道上缓慢前行。虽是数九寒冬,但长时间的爬坡拔高和翻山越岭,使每个人都冒出了虚汗。绕过一面陡坡和两道山梁后,走在前面的驴友惊呼起来:“太美了!”
随着惊呼声,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处深沟峡谷。峡谷两侧,坡陡峰高。峡谷深处,怪石嶙峋。一眼清撤的泉水自高向低顺流而下,直流向远山豁口处的碧水清波的燕塞湖里。
大家依次攀爬到一块圆润光滑、两层楼高的巨石上,发现巨石中间有一个能容纳两个人躺卧的深槽,里面的积水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层。围在石槽旁,大家边拍照边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这深槽像坐便马桶。有人马上提出反对意见,怎么是坐便马桶呢,分明是个大浴缸。有人说,像祖山上的天女云床。有人马上争辩说,祖山的天女云床哪有这么深这么大啊,我看分明像个倒着的大水缸。最后还是驴头小雪给出了准确答案:“听蟠桃峪的老乡说啊,这个叫贵妃池。”听小雪这么一说啊,大家再仔细端详,确实感到这个名字既文雅又贴近实际。再想象一下前面的草帽山四面环水,山口的燕塞湖又四面环山,如果盛夏季节秦始皇、乾隆爷或哪个皇帝带着嫔妃到此一游,说不定嫔妃们一时来了兴趣在这仙界一样的泉水里来个贵妃出浴也极有可能。这样一想,大家立即兴奋起来,有的躺到槽底上“泡澡”,有的坐在槽沿上“洗脚”,举着相机的小雪更是灵感大发,让大家摆拍了站着、坐着、躺着,拉着、抱着、举着等各种姿势后,不仅照了全体合影照,还一边拍照一边录起了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伴着歌声,一路举着五星红旗的旗手小山子把个五星红旗抖动得呼啦啦作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峡谷中,在艳阳下,在巨石上,随风招展,迎风飘扬。
在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冰雪交加的大峡谷中过足了瘾,大家又溜着奇形怪状的石缝儿来到了眼前一亮的山门寺。这山门寺处在怪石峡的大沟口,只见两边高达几十米的石柱顶端横搭着一块火车头般的巨石,远远看去就像一道天然的大门。大门里面层层叠叠的堆砌着大大小小的象形石,有的像手捧经书念经的和尚,有的像口中念念有词骗腿打坐的尼姑,有的像穿着袈裟双手合十的方丈。不知啥时起,突发奇想的驴友们便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山门寺。
大家又是一阵各种姿势的狂拍,几位男驴友还触景生情的吼起来:“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
从大峡谷出来后是一处围山而绕、碧蓝宽阔、清澈见底的湖泊,这就是我们转了大半天都没绕过去的燕塞湖。走在湖边上,肤白貌美的秋风醉带头哼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哎呦喂、诗和远方、小艳子几个美女也兴高采烈地加入其中“掀”起了小合唱。男驴友们也不甘示弱,你一句我一句的吼起了“洪湖水啊,浪也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
下午两点多,断断续续汇合一起的驴友们才吃上中午饭。疲惫不堪的驴友们品尝着色香味美的每桌16道大餐,几杯酒下肚后,渐渐的又来了精神。先是我们这桌大老爷们边碰杯边吼起了“喝了咱的酒啊,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啊,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啊,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啊,见了皇帝不磕头!”把满屋整的热火朝天。紧接着大付那桌嗨起“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嗨,齐动员呀么嗬嗨!”把房顶差点顶破了。最后小雪那桌以女士居多的美女们则唱起了温婉动听的“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哪,只有山歌敬亲人哪,敬亲人!”才把气温慢慢降下来,但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最后饭店老板娘的一句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大家喝的尽兴,唱的高兴,我再给大家祝个兴,每桌再赠送一盆花生小豆腐!”
作者简介:
韩秘宝(偶用笔名寒流):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理事。曾经军旅生涯21年,正营职中校转业。历任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科长、副处长、副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三级高级警长。历年来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新闻稿件600余篇,与人合著的《带兵艺术一百例》一书获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并发至全军连以上单位。
2025年1月6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