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关于定向选拔优秀村支书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建议
关于定向选拔优秀村支书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建议
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届共青团中央常委李君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人才作为关键要素,对于乡村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领导力和创新思维的不足成为制约乡村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议在每个乡镇破格提拔一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当前,乡村发展急需新鲜血液和创新理念。许多村支书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对本地的风土人情、资源禀赋了如指掌。他们扎根乡土,对乡村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由于缺乏更广阔的平台和资源,他们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和发展思路难以得到充分施展。将优秀村支书破格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能够让他们将基层经验与乡镇层面的决策相结合,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这一举措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够激励广大农村干部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当村支书们看到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参与更宏观的乡村发展决策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动本村的发展。这种竞争态势将辐射到周围的村庄,促使各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推动整个乡镇的乡村振兴事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被提拔的村支书熟悉乡村实际情况,能够为乡镇领导班子提供更接地气的决策建议,使乡镇的政策制定和工作部署更加贴合农村实际,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
为确保这一举措能够顺利实施,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1. 明确选拔标准:制定严格、科学的选拔标准,确保选拔出真正优秀、有能力、有担当的村支书。选拔标准应包括政治素质过硬,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业绩突出,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基础良好,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乡镇领导工作的要求。
2. 规范选拔程序: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选拔程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和公信力。选拔程序应包括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在选拔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村民、乡镇干部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选拔出的村支书能够服众。
3. 加强培训培养:对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村支书进行系统的培训培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培训内容应包括行政管理、政策法规、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集中培训、挂职锻炼、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4.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对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村支书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职务晋升等挂钩。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称职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在每个乡镇破格提拔一名优秀村支书进入领导班子,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乡村干部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希望这一建议能够得到各位代表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李君,男,汉族,生于1985年5月,大学文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四川苍溪人,200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9月参加工作。2008年512大地震后回村任村主任助理,2010年任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1月任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是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届共青团中央常委。
该同志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川首届十大扶贫好人”“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2017年10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作题为《青春无悔,农村有梦》的先进事迹报告,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亲切接见。2018年2月在成都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作为基层代表给总书记汇报了岫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亲切勉励他“年轻人 好好干”。
岫云村在全国首创的“以购代捐”扶贫模式被写入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要求全国推广。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一是积极参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四川代表团的各项活动。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出席国新办举行的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外记者见面会,回答记者提问,向全世界传递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向全国人民展示一个四川偏远山区农村脱贫攻坚以来的沧桑巨变。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被大会秘书处选派参与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面向全世界媒体讲述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展示广元市苍溪县岫云村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现在的幸福生活。七年来两会期间累计接受中央地方各级媒体采访报到170余篇。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民鼓与呼。当选代表以来,我采取走访群众、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有效扩大了履职边界,收集各种群众建议,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听取基层群众意见,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转化成代表建议提交到人代会上,尽可能帮助反映群众合理的诉求。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网贷、网游、直播打赏等问题,七年来共提出《关于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建议》《关于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建议》《关于加大网络贷款监管整治力度的建议》《关于关闭直播打赏的建议》《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村建设用地保障的建议》等建议共60余件。三是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代表示范带头作用,我是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本职工作是村支部书记,首要任务是要带领全村群众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实现乡村振兴。2018年,习总书记在四川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语重心长对我说:“年轻人,好好干”。七年来,我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带领岫云村从一个偏远落后村发展成了首批省级“四好村”、首批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群众干劲十足,生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2025年3月5日《澳门法治报》【两会专题】刊登了李代表的建议。
消息来源:港澳法治媒体2025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