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什川父女携手书写农业新质生产力答卷
“家人们,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明星单品是我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果形圆润、沙瓤多汁,我给大家掰开来看一看……”说这话的人名叫魏凯婷,她是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主播,每天晚上,她通过直播销售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值得一提的是,魏凯婷的直播间里总是有一些平日里不常见的蔬菜,拇指黄瓜、紫色白菜、凤梨萝卜……这些新鲜的品种成为了她直播间的流量密码。
近日,记者走进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这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感受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也体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脉搏。
【直播间里的“明星单品”】
走进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智能温室,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与传统的日光温室不同,这个温室面积达到3648平方米,四周和顶部都是PC阳光板或玻璃,这使得整个温室明亮开阔。“右边这一排种的是白兰瓜新品种,名叫红心蜜瓜,这一品种我们本地还没种过,这个品种的蜜瓜抗病能力强,每亩地产量能比普通白兰瓜品种高出1000斤呢,今年试种成功的话,我打算明年多种些。”园区负责人魏公军介绍道。除此之外,魏公军还带着记者见到了直播间里最受关注的两个蔬菜品种,分别是拇指黄瓜和紫宝白菜。攀升交错的藤蔓间拇指瓜点缀在其中,宛如一颗清新可人的绿宝石,它身形娇小,仅有拇指般长短,圆润的身躯上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刺,恰似身着一件精致的铠甲。魏公军笑眯眯地说:“这个品种的黄瓜富含维生素C和K以及钾等多种矿物质,深受现在都市男女的喜爱,从去年开始,我们基地就开始种,市场售价每斤15元,是直播间里的抢手货呢。”在黄瓜藤蔓尽头的菜地里种的正是紫宝白菜,形如白菜,却由内而外透着紫色,非常吸睛。“紫宝白菜富含花青素,也是粗纤维蔬菜,每个2斤左右,售价20元,主要供应一些高端酒店和餐饮店,当然,在直播间里,健身爱好者也非常喜欢这一款。”
【云端管控 技术尝鲜】
“老魏,把三号阀的水开一下。”“好的,马上就开。”挂了电话,魏公军打开了一个APP,屏幕上出现了20个开关键,点击三号,显示绿色,意味着三号阀门已经打开。这一流程原本需要走十几分钟路才能完成,如今动动手轻松搞定。这就是这座产业园的“智慧之处”。
在园区内,滴灌管道、喷淋设备铺设完善,水肥一体机的20个端口,可一次性完成三百亩地的浇灌,这套设备节水节肥还能通过手机端一键启动,高科技含量直接拉满。此外,魏公军还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整座温室的通风、卷帘、遮阳、照明,真正实现了科学高效管控。
“科技加持,让我们园区的水、肥料、人工都实现了精准运用,避免了极大的浪费。”魏公军介绍道。面对技术的革新,魏公军总是愿意成为第一批“尝鲜者”。“今年我打算在200亩大田里尝试用数控种子编织机来播种,也就是把种子镶嵌在编织带上,机器将其铺埋进土地里,是比较新的一种播种技术,相同的时间内,原来需要200个人工,如今只需要一台机器就能完成,而且编织带上的种子分布均匀,出苗也会整齐不少,那个埋进土里的编织带还是可降解的材料,对土地也没有额外的伤害。”魏公军兴奋地展示和介绍道。
【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奔赴”】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农业生产新理念宛如一把“金钥匙”,解锁了农村发展的无限可能,从智慧农业到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变的不光是生产方式,更多的是农业劳动者的观念。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直播间会推出一些福利单品,也会搞一些促销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销量,另一方面也是想征集一批对新型农业和农产品感兴趣的粉丝,加入到我们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我们基地会免费提供20平方米的土地,让大家实地参观并亲手种植。”魏凯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很多年轻人和城里人对现代农业的了解非常少,并且对农业种植新技术新品种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于是,她的直播间发起了这样一项活动。魏凯婷坦言,在她的直播间里也会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存在。“当农民意识到科技在农业中的巨大潜力,便会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素质。而普通消费者也能真正接触绿色种植,才会对现代农业产生新的认识,还能实现农业+文旅的多重效益。”魏凯婷笑着说道。
【记者手记】
在迈绿达采访时,先是被几个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果蔬品种震撼,感叹如今的蔬菜不仅能兼顾“颜值”和“营养”,还能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后来又直观地感受了一波农技升级带来的种植效率提升。最让人佩服的是,魏公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也坚信科技赋能农业会带着农民过上好日子,所以他用实际行动尝试着,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他的女儿魏凯婷作为新农人,既能沉下心来学习种植知识,也用年轻人的方式助力本地农产品走向“云端”,父女俩的接续发力换来的是农业生产活力的提升、高品质农产品的销售火爆和未来农村诞生的更多可能性。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安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