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龙:警民连心暖山乡 小事实做护民安 ——基层民警"法理情"织就民生保障网

作者: 京视网
发布于: 03/27/2025

通讯员:陈诗莹

“这130块钱搁一般人眼里不算啥,可咱家买种子、有机肥!”2025年3月,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村民王某翻着手机账单,粗糙的手指点着那条13元的误收记录。民警调取沿途7处监控,最终在20公里外的邻村找到那个粗心人。

翻开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日志,帮村民追回被骗钱款、调解边界纠纷、护送受困群众回家……桩桩件件都是沾着泥土气,却织就了乡村平安的保障网。驻村民警吕国禄感慨:“我们处理的每件‘小事’,都是老乡心里的‘要紧事’”。

细致入微解民忧,小事不“小”显真情。2025年3月,干沟乡村民高某与邻居因门口挡水石位置发生纠纷,多次报警。“这虽不是啥大事儿,但排水沟开口过来,门口全是泥,邻居家的老太太晚上就差点在这儿口滑倒。”该村的干部说,两家因屋檐下的排水问题积怨几年,到了雨季便争吵不休。该乡派出所民警坚持“矛盾不升级、纠纷不过夜”的宗旨,联合村委会召集双方调解。民警们带铁锹来到现场,一边比量,一边与两家人沟通,又找来村里“懂行的”老乡,一起商量合理位置。确定后,还当场泼水试验,确保排水畅通。问题被彻底解决,两家人握手言和,并向民警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我们两家对民警的处置很服气,他们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让我们明白了邻里之间互相体谅的重要性。”高某指着修整后的排水沟说道。

法理并重暖人心,化解矛盾暖亲情。龙王庙镇某村马家祖宅旁的老杨树今年抽芽格外茂盛,三天前,马家三兄弟还因这棵树争吵不休。原来这棵荫盖三家宅基的老树,随着木材价格不断升高引起了权属纠纷,老大要砍树分钱,老二坚持树在自家地界,老三则扬言“宁可烧了,也不便宜谁”。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民警把村中长辈请来参与调解,在树下回忆三兄弟成长的往事,又不失时机地从亲情、法理角度阐明要害,最终哥仨达成协议:“树留着先不砍;如果砍了,卖钱了也三家平分。”大哥摸着树干感慨对民警说:"过几天,就在这儿摆桌团圆饭,上阵还得亲兄弟!”

暖心服务护孤老,枝枝叶叶总关情。3月19日,71岁的李老太攥着空布兜赶到干沟派出所,声音发颤:“我钱丢了,我和老伴翻遍家里所有地方,都没找着……”原来,五天前她想取钱买药,因事多耽搁了。等忙完农活摸口袋时,才发现随身装着的社保卡、身份证都不见了。老两口弓着腰在田埂间寻了一整天,急得血压飙升的老伴直叹气:“卡里是攒了一年多的养老钱,还指着它买特效药呢!”无奈之下,老两口向民警求助。民警看到李老太嘴唇干裂、面色发白,一问才知她自责已两天没像样的吃饭了。

民警们一边安抚,一边想办法帮助解决:他们先帮老人补办临时身份证,再协调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并联系银行准备冻结账号。几天后,当她拿到新制的社保卡后,抹着泪说:“孩子们都不在家,要不是你们,真不知咋办好了……”所长李爱国在工作日志上写道:“本乡留守老人尚有很多,须重点关注,定期走访。”

山高路远初心在,点滴关怀暖民心。民警们调解纠纷时带着田间地头的泥土气,处理警情时守着法律政策的“刻度尺”,服务群众时怀着心系百姓的“热乎劲”——这些看似平凡的警情,因为警心,正连缀成希望,在这片乡土上,正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注脚。

2025年3月27日完成

编辑:韩秘宝

审核:陈子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