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艺术 颂艺耆风——新凤霞
评剧皇后新凤霞
新凤霞,这颗闪耀在评剧天空的巨星,其原名杨淑敏,1927年1月26日在江苏苏州诞生,她的一生宛如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壮丽画卷。
新凤霞的童年满是苦难,被拐卖至天津南市贫民窟的养父母家,但这并未阻挡她对艺术的追求。为了学艺,她先跟随堂姐学习京剧,后师从王仙舫等人改学评剧,12岁时,大伯父为她取名“杨淑敏”。
1941年,14岁的新凤霞初露锋芒,在《唐伯虎点秋香》中饰演秋香,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后主演的《花田八错》《苏小妹》等剧目让她在演艺之路上越走越稳。1948年,她在北平天桥的万盛轩戏院唱戏,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1949年,新凤霞成立北京凤鸣剧社并主演《刘巧儿》,这部剧在青年人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使得评剧在大众中广泛传播。1952年,凭借《刘巧儿》,她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1954年初拜梅兰芳为师后,新凤霞的表演境界进一步提升。1956年,评剧电影《刘巧儿》在全国放映,同年她还参加了《春节大联欢》。1961年改编的《花为媒》将新派艺术推向巅峰,1963年戏曲电影版《花为媒》上映后,新派艺术风靡全国及东南亚地区。
然而,命运的磨难在1975年降临,新凤霞因重大刺激脑溢血发作,左肢瘫痪,无奈告别舞台。但她不屈服于命运,开启了写作生涯,创作了400多万字的20余部文学著作,如《新凤霞回忆录》等,《新凤霞回忆文丛》更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一等奖。
新凤霞的艺术作品堪称瑰宝。在评剧领域,《唐伯虎点秋香》《拾黄金》《马寡妇开店》等经典剧目展现了她的艺术功底;电影方面,《刘巧儿》《花为媒》《闯江湖》等作品影响深远;书籍创作中,《新凤霞回忆录》《新凤霞说戏》《我和皇帝溥仪》等彰显了她的文学才华。她所获荣誉众多,包括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员奖、首届金唱片奖、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等。
在新凤霞的艺术生涯中,琴师们功不可没。徐文华担任新凤霞的琴师,在当时,新戏里的唱腔、音乐大多由琴师创作,像《刘巧儿》《祥林嫂》《张羽煮海》等剧目的唱腔都是徐文华创作的。不过,新凤霞的女儿吴霜提到,母亲也参与唱腔创作,她先哼出旋律,再由琴师记谱,这是一种共同创作的模式。徐文华还曾与新凤霞一起为戴月琴吊嗓子、说唱腔,对新凤霞的演艺生涯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在新凤霞表演《乾坤带》时,杨志成与鼓师夏有才、琴师徐文华等共同创造了“滚板”“凡字调”两种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音乐内涵。这些艺术家们紧密协作,共同铸就了新凤霞辉煌的艺术成就,推动了评剧艺术不断发展,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评剧艺术事业,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